立中集團4月25日發布2021年度報告。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86.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9.1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4%。同時,公司發布2022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55.38億元,同比增長29.12%,實現扣除股權激勵攤銷費用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3億元,同比增長7.1%。
三大業務板塊營收均現大幅增長
公司主營功能中間合金新材料、再生鑄造鋁合金材料和鋁合金車輪產品三大業務,各業務板塊均為細分行業龍頭,是行業內唯一一家擁有熔煉設備研發制造、再生鑄造鋁合金研發制造、功能中間合金研發制造、車輪模具研發制造、車輪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技術研究制造完整產業鏈的全球化集團公司。
分業務來看,公司功能中間合金新材料板塊2021年實現對外銷量7.49萬噸,同比增長27.19%,產品銷量增加疊加材料價格上漲,使得該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1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6.06%。同時,高端晶粒細化劑以及航空航天級特種中間合金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銷量增加,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得該板塊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了1.08億元,同比增長了62.02%。
再生鑄造鋁合金板塊方面,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7.80億元,同比增長44.60%。公司在控制原材料采購成本的同時,增加再生鋁的使用比例,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0億元,同比增長了79.71%。
鋁合金車輪方面,公司鋁合金車輪產品銷量為1469萬只,同比增長9.55%,實現營業收入52.43億元,同比增長24.46%。不過,由于鋁合金車輪板塊因國內外鋁價倒掛,金屬硅價格上漲,海運費上漲等因素影響,導致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2億元,同比減少了49.87%。
單季度利潤持續改善 兩板塊潛力有望釋放
受原材料及匯率波動、以及疫情和海運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公司2021年凈利潤增長有所不足。不過,隨著外部擾動因素趨于平緩,公司凈利潤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改善。從年報和季報單季度業績數據來看,公司2021年3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33萬元,2021年4季度為1.132億元,環比增長84.58%;2022年1季度公司扣除股權激勵攤銷費用后實現1.42億元,較環比增長26%。
免熱處理合金及鋰鈉電池新能源材料兩板塊方面有望貢獻利潤
據了解,隨著汽車輕量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行業對于一體化壓鑄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一體化壓鑄可以大大減輕重量,降低生產成本,并能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但一體化壓鑄的關鍵材料免熱處理鋁合金卻受制于國外的技術壟斷。立中集團從2016年開始立項免熱處理合金項目的研發,于2020年申請并相繼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產品壟斷和技術封鎖,并逐步實現了該材料的市場化應用和推廣。公司曾表示2022年將是其免熱處理合金發展的元年,預計未來需求量將實現大幅提升。
此外,公司還布局了新能源鋰電新材料項目。公司功能中間合金新材料對氟硼酸鉀、氟鈦酸鉀、氟鋯酸鉀以及氟硅酸鉀等氟化鹽原材料需求較大,且上游供應商無法提供穩定、高質量的氟化鹽產品,為了進一步保障公司中間合金關鍵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降低原材料成本,、公司投資建設了新能源鋰電新材料項目。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創新高,直接帶動了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該項目生產的六氟磷酸鋰、雙氟磺酰亞胺理和電子級氟化鈉產品,將進一步緩解新能源動力電池的供需錯配問題,持續打開公司的盈利空間。2021年,公司持續加快鋰鈉電池新能源材料項目建設,該項目目前已取得能評、安評和環評的正式批復,并已成功完成省重點項目申報,開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生產設備采購。(燕云)
來源:證券時報網